為人要圓,做事要硬,說話要軟

為人要圓,做事要硬,說話要軟

人這一生,無非三件事:說話、做事、做人。

說話太硬,容易碰壁;做事過軟,滿腹委屈;而為人不圓,滿盤皆輸。

唯有「為人要圓,做事要硬,說話要軟」,方能相得益彰。

 

為人要「圓」

想必很多人看到「為人要圓」之後,腦海中便會出現一個疑問,「圓」指的是圓滑嗎?

這裡所說的「為人要圓」,並非偷奸耍滑、油嘴滑舌。

而是說要像古代的銅錢一樣:「內方外圓」。

做人要「內方外圓」,意指表面隨和,內心嚴正。

其中「外」是指表象,表現和行爲,「內」是指內在人心,精神品格。

如果一個人過分講究方方正正,稜角犀利,不講策略,不善溝通,很難與人相處,也難以融入社會;

反之一個人過於圓滑世故,不講原則,八面玲瓏,左右逢「圓」,見風使舵,會令人鄙視,四處碰壁,也將一事無成。

如果做人做事遵循規矩,遵循法則,堅持標準、規範和原則,這是「方」的道理;

如果懂得講究策略和方式方法,靈活機動,順其自然,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在與人交往中,與人爲善,寬以待人等,這也是「圓」的寓意和內涵。

所以說,做人做事都要通達,要圓融,不要過於古板,但同時又不能太圓滑,不然就會變得滑而不實,成爲僞善之人了。

 

說話要「軟」

說話要軟,主要在於兩點:

一是語言要正向積極,多讚美人,多關心人,多鼓勵人,讓人家感受到你的真誠。

二是語氣要溫和柔軟,態度要好,措辭要柔,面帶微笑,讓人家感受到你的善意。

語氣不對,說話白費。說話要軟,軟在語氣。

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於好心,出於好意,話也是好話,但是出口之後,就變了味,明明是關心,卻變成了指責,這就是說話的語氣有問題。

好好說話,態度真誠一點,語氣柔軟一點。

說話柔軟,讓人感覺比布帛還要溫暖;

而惡語傷人,比用長矛利戟刺人還要嚴重。

言辭生硬,險象環生;言語溫柔,關係不愁。

「說話要軟」,是一種能力,也是一種智慧。

一個真正內心柔軟的人,出言有尺,能夠將心比心,推己及人。

他們不會逞一時口舌之快, 出口傷人,只圖自己痛快。

在說話的時候,一定要記住語氣要溫和柔軟、態度要好,在措辭方面也有所有顧忌,最重要的是應該面帶笑容與人交談。

 

做事要「硬」

曾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:「有哪些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?」

點贊最高的回答是:「酒喝六分醉,飯吃七分飽,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。」

你越是對一個人好,他越不拿你當回事;你越是無底線地付出,他越會變本加厲地索取。

這世間的許多好事變成了壞事,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做事太軟。

與其一味忍讓,不妨硬氣一點,亮出自己態度。

該拒絕時就拒絕,該生氣時就生氣,別委屈自己,別助長對方氣焰。

否則不僅自己會受到別人的欺負,很多事情也將無法向前推進。

畢竟,只有保持不被別人隨意拿捏的立場,才能在任何時候擁有自己的主場。

做事要硬,自信自尊,做事有原則、必要時刻不退讓。

自尊才會贏得尊重,「做事要硬」才會贏得尊嚴。

無原則的忍讓和退步,只會讓人得寸進尺。

 

小編結語:

爲人、做事、說話,它們就像三足鼎立一樣,支撐著一個人,可以說關乎著一個人一生的成敗與否。

這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好運,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。

有人能力出眾,卻因剛柔顛倒,從山頂跌倒谷底;

有人資質平平,卻因剛柔相濟,從柳岸走到花明。

人在世上行走,要做到三點:爲人要圓,做事要硬,說話要軟。

內心正直,外在圓融,爲人如銅錢,內方外圓。

巍峨不動,雄偉有力,做事如大山,要硬要穩。

水滴石穿,以柔克剛,說話如海水,要軟要柔。

為人處世,唯有軟硬兼施,你的人生之路,方能風正一帆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