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再善良,這兩件事也不能讓

人再善良,這兩件事也不能讓

俗話說,馬善被人騎,人善被人欺。善良,是一種美德。

但有時候,越是善良的人,越容易被這些人所利用。所以,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。

一個人若是太過於善良,太過於老實。別人就不會去在意你的感受,覺得你就像是一個軟柿子,想怎麼捏就怎麼捏。

懂得忍讓者,固然是善良之人,但若一味地忍讓,會給別人造成毫無底線的錯覺,那麼等待他的將是無盡的欺壓。

欺軟怕硬是人類的劣根性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是深深地根植於每個人的心底而不能避免的。

因此,如果一個人過於善良,太老好人,也不是一件好事。

太容易心軟,在人際交往中就會越來越被動,說不定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。

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人,就要收起我們的善良,不能讓別人傷害自己。

其實善良並沒有錯,但是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上,往往善良老實的人,都會比較容易吃虧。

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老實人,很善良,那你一定要記住了,不是什麼人都值得你善良以待。

人再善良,這兩件事也不能讓。

 

一、當別人觸犯自己尊嚴和底線時,不能讓。

人爭一口氣,樹活一層皮,佛爭一炷香。

底線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根本,只有亮明底線才能獲得尊重。明示底線,讓自己的謙讓有度,善良帶刺。

一個人在和你交往時,若是不懂得尊重你的人格尊嚴,時常貶低你,絲毫不考慮你的面子與你感受,在這個時候你若總是忍讓,只會讓對方更加看不起你。

每個人都是有尊嚴,如果被人反复冒犯卻從不反擊,只會讓別人覺得這是個好欺負的人。對於有辱自己尊嚴的事情,絕不能軟弱。

對於有些人,你越是寬容,他就越囂張,只有敢於拒絕和反抗,才能少受傷害,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。

真正尊重你的人,是會有邊界感的,他會在生活中善待你,為你著想,不會強人所難。

 

二、侵害到自己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時,不能讓。

這個世界是一個缺乏善良的世界,但同時,這個世界又是一個善良氾濫的世界。

善與惡都是相對的,如果世界上沒有惡,也就無所謂善。

因此,一個人善良與否的評判標准其實是很不確定的,很多時候我們對善良的判斷總是很片面。

假設有一天,你看到一個小孩子,偷了走在他前面那個人的錢包,你正想告發這個小孩,他卻可憐兮兮地告訴你,他家境貧寒,母親重病,需要錢買藥治病,沒有辦法才偷竊為生。

這個時候你要怎麼辦呢?可能有善良人會說,勸小孩把錢還回去,然後幫助小孩媽媽治病。

但如果你發現,在你資助了這個孩子幾年後,這個孩子以及他的家人非但沒有感激你,反而變本加厲地把你當作取款機,這個時候又該怎麼辦呢?

因此,善良無所謂對錯,但是一定要有所鋒芒。

在涉及到侵犯自己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時候,一定不能輕易善良。要知道,很多時候,善良並不是本分也不是義務,而僅僅是情分而已。

 

小編結語:
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

有時候一個人太過善良,也不是件好事。

人的自尊是不可侵犯的,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維護好自己的正當利益。

如果說,因為你的善良,給了他將來可以繼續傷害你的能力,你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對的嗎?

一個人再善良,也別在這兩件事上忍讓,吃虧的是自己。

面對壞人,是不能心軟的。因為你一次兩次的忍讓,不僅讓自己吃大虧,還會讓他們肆無忌憚地欺負你。

對於一個不善良的人,你對他的善良就是對自己的殘忍,給了別人傷害自己的機會。

所以,必須要讓我們的善良帶有鋒芒,才不會被別人所輕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