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容父母,是最頂級的孝順

包容父母,是最頂級的孝順

父母對我們的生養之恩大於一切,我們就算用實際行動償還一輩子也無法報答。

兒女對父母,終究是有所虧欠的。

01.父母,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

父母,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。

哪怕代溝的出現,距離的間隔,也無法改變父母對我們那種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情感。

我們在父母眼中,是一輩子的小孩。

有句話說:「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,但克服本能,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,則是種教養。」

生活中,有的人總仗著父母的慈愛和忍讓,對他們百般挑剔、肆無忌憚。

以自己的見多識廣為榮,打心底里鄙視父母的無知。

教父母使用手機,若他們學不會,就大發雷霆,撒手不管,毫無耐心。

在父母上當受騙後,他們只會一味地指責和埋怨。

面對父母微小的不良習慣,他們不僅毫無包容之心,還會聲色俱厲,要求父母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,由此,遷就他們的強迫症。

殊不知,在我們年少無知時,父母教我們說話走路,費了多大的心思。

每當我們走歪一步,父母總不厭其煩地拉我們步入正軌。

在面對我們的壞習慣時,父母總會耐心引導,言傳身教。

為人子女,終有一天要開始與父母來一場角色互換。

生而為人,務必善待父母的晚年。

對待父母,多些包容與體諒,多些理解與關愛,就像小時候,他們待我們那樣。

02.原諒父母之過,包容父母之錯

有人說:「小人記仇,君子感恩。」

深以為然。

記仇的人,大多在為難自己。

尤其是記恨父母的人,無法與父母和解,就等於與全世界對立。

很多年前讀過《一碗麵的故事》,如今仍印象深刻:

小女孩和母親吵架後離家出走,飢腸轆轆時,意外得到麵館老闆送的一碗麵。

她心想,陌生人都願意煮麵給自己吃,而自己的媽媽卻叫她別再回去,於是認為陌生人都要比自己的媽媽好。

一碗來自陌生人的麵,一份來自外界的善意,往往會讓人無比感動。

而那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與關愛,總會讓人習以為常,忽視它的存在。

細想一下,我們與父母之間,何嘗不是如此。

總有人試圖用父母之過,抵消父母之恩。

忘卻父母的好,把父母的過失銘記於心。

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。

每個人,都是不完美的,我們的父母,也是如此。

常言道: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。」

因為父母愛孩子,所以小的錯過,都與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相抵消除。

原諒父母之過,包容父母之錯,是最大的教養,也是最頂級的孝順。

03.孝順父母,幸福圓滿

古時,有皇帝選撥官員時,把是否有孝心放在首位。

如今,有單位面試員工時,把與父母的關係,放在面試裡。

婚前看家境的人,不僅看對方的經濟條件,也看對方與父母的相處方式。

連父母都無法包容的人,難以包容天下。

與父母關係僵化的人,大多無法處理好社會中的人際關係。

不孝順父母的人,沒有生而為人最基本的感恩之心,在婚姻裡,會讓伴侶感到寒心,在教育上,無法讓孩子懂得感恩。

人,孝了,路就順了。

遺憾少了,才會覺得不負此生。

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,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

生而為人,只有善待人生的來處,才能給餘生的自己一個交代。

孝順父母,一生幸福圓滿。

父母尚在的人,幸福總比負擔多。

今生的血濃於水,不知前世修了多深的緣分。

為人子女,請包容父母,請孝順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