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,不是懦弱,不是無能,它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選擇。
古語常說:「水深不語,人穩不言」,適時的沉默,是一種修養,更是一種境界。
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:
一隻蚊子飛到一頭牛的頭上「嗡嗡嗡」地吵個不停。
本以為這樣的舉動會激起牛的憤怒,但是牛隻是低著頭吃草,並沒有理會它。
過了一段時間,蚊子對牛喊道:「喂!我要走了!」
牛依然不理不睬。
又過了一會兒,蚊子又氣呼呼的對牛喊道:「喂,我真的要走了!」
牛還是沒有充耳不聞。
最後蚊子生氣了,大聲的地對牛嚷嚷道:「我都說了好幾遍要走了,你為什麼不理我啊?」
牛頭也不抬漫不經心地說:「你來的時候,我沒有注意到你;你要走了,又與我有什麼相干呢?」
其實反觀生活,「牛」與「蚊子」又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呢?
「蚊子」過度熱情,想盡辦法刷存在感。但往往會讓人覺得似跳梁小丑。
「牛」始終沉默,不會被任何人打擾自己的節奏。這樣的人,往往不疾不徐,能夠包容萬事萬物。
很多時候,說,是一種表明,而沉默,是一種聰明。
是非對錯,轉眼就成過眼雲煙。我們也終將明白,沉默是一種修行,無言是一種境界。
真正成熟的人,不是拒絕車馬喧囂,而是默默地在心中修籬種菊。
真正的智者,從不在言語上爭輸贏論英雄,而在素養德性上走人生!
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時刻:
你說喜歡自己目前的工作,別人會說還不是掙不到幾個錢;
你說想去看看遠方,別人說一把年紀還折騰個什麼勁;
你說生活要有點新鮮感、儀式感,別人說普通百姓瞎講究;
通常我們聽到這樣的說辭,總忍不住爭上幾句。
但爭來爭去,你即使嘴上說服了對方,人家心裡也並不一定認同。
有人說:「微笑和沈默是兩個有效的武器,微笑能解決很多問題,而沉默能避免很多問題。」
一個真正的智者,不會苛求每一個人都必須懂自己。
但他的心裡自有高山,不懂的人,難登之;他的心裡自有大海,不懂的人,難達之。
有人說,開口講話是人的天性,但沉默不言卻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境界,是一種面對厄運處驚不變的坦然和鎮定,是一種無所畏懼的寧靜和自信。
言行進退有度,懂得沉默是金,在剛柔張弛之間,透出一種力量感和智慧感,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舉。
有一位高僧說,謠言謊言,不如不言;他人是非,不如不言;虛偽之言,不如不言;人云亦云,不如不言;言而無信,不如不言。
沉默,是睿智,是內涵。懂得適時的沉默,可以讓混亂的心,變得清澈。
一直很喜歡這樣一段話:
誰都沒有比誰活得容易,只是有人呼天搶地,痛不欲生。
而有的人,卻默默地咬牙,吞下了委屈,逼自己學會堅強。
人,不過一捻土;命,不過一瞬間。
酷寒,往往意味著春天;孤獨,往往意味著精彩;沉默,往往意味著思索,意味著飛翔。
生活,讓我們經歷、學會,而沉默,則讓我們深深懂得!
留一份沉默給自己,言多必失,禍從口出。說太多,不如沉默;想太多,只會難過。是非對錯,不爭不辯,時間會證明結果。
留一份沉默給自己,一個人安靜一會,聽一首歌,看一本書,拋卻煩惱的心事讓疲憊的心得到休息,在獨處中得到安寧。
留一份沉默給自己,遇到不懷好意的人,保持距離;遇到心機深重的人,提高警惕。不要因為瑣事,大動干戈,不要因為誤會,傷了和氣。流言蜚語,不攻自破;清者自清,不必擔憂。
留一份沉默給自己,不必解釋,更不必刻意偽裝,懂你的人,知道你的人品,疼你的人,在乎你的情緒。那些不懂你,不疼你的人,解釋再多,也無意義,不如保持沉默,做好自己。
留一份沉默給自己,話不在多,在於分量,事前必三思,事中要堅韌,事後莫悔恨,只有眼光看遠些,腳步堅實些,人生方多些圓滿,少些遺憾。
留一份沉默給自己,不去與別人比較,也不要羨慕別人的幸福,冷暖自知,幸福是自己的,守住當前的擁有就是最好的幸福。
當我們歷經山河,終會明白,唯有沉默,才是喧囂塵世裡最美的聲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