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知道現代人為什麼愛熬夜嗎?
因為只有在深夜人靜的時候,她才可以卸下媽媽/妻子的身份,他才可以卸下老闆/領導的身份,揭掉臉上的面具,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,哪怕是盡情地玩手機和追劇,卻可以做純粹的自己。
我們熬的不是夜,是自由。
為什麼很多人開車回到家,在車庫裡停好車後,喜歡在車裡獨坐一會再回家?
有人說:開車太累了,需要休息一下。
有人說:要抽根煙緩解一下一天的壓力。
有人說:不喜歡自己的疲憊被妻兒看到。
唯有一個答案,獲得了無數人的點讚:在邁進家門的那一刻,你是父親,你是媽媽,你是孝敬的兒子,你有滿身的責任,唯有獨坐車裡的那一刻,你是你自己,那才是屬於你自己的世界。
是的,我們無論多麼忙,都需要喘一口氣的時間,然後鼓起一下勇氣,堅持到下一次喘息的時刻,只要稍有歇息,我們就要重整一下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,這就是活著。
即使走進婚姻,我們依舊希望能有界限感。
即使有了家庭,我們依然需要自己的世界。
即使滿身責任,我們依然需要做一下自己。
2
人的時間,可以分為三份:
第一份是陪客戶/領導。
第二份是陪家人。
第三份是陪自己。
一個人越成功,他的時間越往後兩份去傾斜。
奮鬥的本質,就是為了把第一份的時間,轉移給後面兩份。
比如我們努力賺錢,就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和家人。
而人生的最難的事情,就是可以「陪伴自己」。
陪伴自己,聽起來很簡單,實際上卻非常難。
絕大部分人勞碌了一輩子,都是為別人而活,為家人而活,卻從未為自己而活。
試想一下,我們拼命的賺錢,賺了那麼多錢,有多少錢是花在自己身上的?我們一生又能花多少錢?
陪伴自己,首先,你要懂自己。我們花了一輩子去研究別人,搞懂別人,卻很少有人能搞懂自己。
其次,你還能做自己,絕大部分時候,我們都在扮演各種角色,我們是老闆,是領導,是員工,是爸爸,是兒子,卻很少時候是「自己」。
也就是說:只有我們盡了一切社會義務的時候,我們才有時間做自己,才有資格做自己。
所有:做自己,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。
世上最浪漫的事,是遇見了最好的自己。
愛情的最高境界,就是愛上了自己。
3
人這一輩子,就是逐漸走向自己的過程:
5歲的時候, 覺得自己需要父母,
10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玩伴,
15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同學,
20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兄弟,
25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愛人,
30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事業夥伴,
35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紅顏知己,
40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需要家人孩子,
45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一個人最開心。
陪伴自己,一杯茶,一壺酒,一本書,足矣。
千帆過盡,皆不是我心所愛;弱水三千,哪一瓢知我冷暖?
生活的鬥士們,願你卸下鎧甲,歸來仍是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