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富自己最好的方式
1.修煉外表
人的外表,是表現內心的圖畫。
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如何,看他的外表就知道了。
若平日總是很邋遢,不修邊幅,那麼他的生活一定是沒有光的。若對生活心懷熱愛,那麼他一定會讓自己端莊得體。
修煉外表,是對自己的尊重,更是對漫長人生的自信。
修煉外表,無非「自律」二字。
身體自律。無論生活有多忙,抽點時間去運動,無論工作多累,花點精力去鍛煉。身體有活力,長相也隨之年輕。
內心自律。對待生活中的煩惱,該忘的忘,該放的放。少一點計較,多一點從容。心無鬱結,眉頭舒展,眼神溫柔,外表從容優雅,內心雲淡風輕。
2.修煉談吐
讓人賞心悅目的也許是恰到好處的裝扮,而讓人久處不厭的,更多是因為不俗的談吐和高雅的修養。
「說話有講究,聽話有藝術。」語言比鏡子更能反應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最真實的修養。
有的人為達目的咄咄逼人,有的人為了炫耀而滔滔不絕。
然而,點到即止才是大智慧。
出言有尺,嬉笑有方,不過度炫耀,不過分強勢,是一個人高級的情商。
3.修煉學識
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「經常看書和不看書的人,究竟有什麼區別?」
其中有一個高讚的回答:
小說讀多了,你會看到各種跌宕起伏的人生,以後無論面對什麼事,都是內心曾經體驗過的橋段;
歷史讀多了,你會見到各種被命運洪流挾裹的微小個體,世事既定有多變,往復循環;
社會學讀多了,你會發現那些司空見慣的事情都其來有自,你只是系統的一份子,輕若浮萍。
一個人讀的書裡,藏著他走過的路,看過的風景,以及形成的思考和判斷。
其實,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翻盤的,不在於你是否站在父輩的肩膀上,而在於你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文化底蘊,是否足夠支撐著你一直向上走。
讀書,就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另一種可能,發現更多種不同的活法。
4.以勤養財
一個人踏實肯幹,不怕吃苦,不怕受累,就能逐漸擺脫貧困。
一個人手懶心散,什麼也不幹,什麼也不做,只會坐吃山空。
勤勞好比開源,節儉好比節流。
二者結合起來,就能一步步興旺發達,走上幸福之道。
古話說得好:「勤苦儉約,未有不興;驕奢倦怠,未有不敗。」
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
趁年富力強時,多掙一分錢,就多一分生活的底氣;多一分儲蓄,就多一分選擇的權利。
5.以靜養心
當你靜下來時,世界才會變得明朗,內心才會感到平和。
好的人生,需要靜下來,時時去觀察自己。
有太多的人,內心充斥著急躁和不安,然而越急躁,越是盲目地前進,越容易迷失自己。
欲速則不達,不如,放慢腳步,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。
當你感到迷茫不安的時候,嘗試安靜下來吧。
通過獨處、自省,對自己或世界都會有更清晰的認知,從而能獲得前所未有的力量。
這種力量可以不斷積攢,讓我們的內心豐盈、滿足,讓我們在更加複雜的世界裡從容淡定。
都說,寧靜才能致遠。心靜,則心淨。
一個人的福氣,來自於他的內心。心有多寧靜,福氣就有多深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