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之長相,分體貌和心靈。
樣貌可以美容,但掩蓋不了本色;氣質可以塑造,但脫離不了本性。
心有境界行則正,腹有詩書氣自華。
精神長相,是一種看不到的能力,這個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力量。
1、會說話是一門學問,有分寸是一種修養
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,恰當的時候說話是智慧,恰當地沉默也是一種智慧。
知道怎麼說話,知道何時說話,不亂說話,是一種了不得的軟實力。
子禽問墨子:「多說話有好處嗎?」
墨子答道:「蒼蠅、青蛙,白天黑夜叫個不停,叫得口乾舌疲,然而沒有人去聽它的。但你看那雄雞,在黎明按時啼叫,天下震動,人們早早起身。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?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。」
我們常常評價一個人情商高,很會說話,其實正是因為他懂得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,既不讓他人難堪,也顯得自己大方得體。
人生是由你的一言一行沉澱而成的,你怎麼說話,決定你是誰,甚至決定你過得好與不好。
口為禍福之門,懂得謹言慎行,照顧他人感受,才是智慧之舉。
2、以貌取人真的很公平
在朋友圈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:「性格寫在唇邊,幸福露在眼角。站姿看出才華氣度,步態可見自我認知。表情裡有近來心境,眉宇間是過往歲月。衣著顯審美,髮型表個性。職業看手,修養看腳。」
一系列的觀點看起來有些絕對化,卻也頗有道理。
到了一定年紀,你的形象裡就帶著你走過的路,讀過的書,愛過的人,歷過的事,哭過的淚和灑下的汗。
這世上,總有人好看,總有人越來越好看,為什麼不能是你?
好看,不止是膚淺的漂亮,更是舉止端莊,待人謙卑、談吐優雅…… 所有的驚艷,都來自長久的準備。
很久以前,有一個手藝人,手藝嫻熟,很多人上門買雕塑。
但他又和其他人不一樣,喜好雕塑妖魔鬼怪。
有一天,他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相貌變得很醜:不是五官發生了改變,而是整個面相兇惡、醜陋、古怪。
後來,他到一個寺廟裡,找方丈求助,方丈說:我可以給你治療,但你必須先幫我雕刻100尊觀音像。
於是,手藝人就開始不斷研究觀音的神情,德行和表情,有時甚至到了忘我而代入的境界。
半年之後,當他把善良、慈悲、寬容形像的觀音雕塑出來後,他急忙去寺廟找方丈,對方丈說:請您務必幫我治病。
方丈沒說話,從背後拿出鏡子,笑了笑說:你的病已經好了。
這時候他才發現,自己的相貌也已經變得正氣、端莊了。
一個人若是熱情洋溢,總是面帶微笑,到老了,臉上的紋路也都是慈眉善目的。
如果一個人長期不笑,面目表情僵化,越老顯得越可怕,越沒有親和力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相由心生」。
到了40歲,你就必須具備與你的年齡、身份、社會地位相適應的言談舉止和精神面貌。
有句話說:「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。」
你內在的素質、內在的修養決定了你外在的形象和風貌。
3、讓人舒服,是一種頂級的魅力
為人處事,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,才是高明的人,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;
待人接物,以抱寬厚態度對人,才是有福的人,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。
著名文學家馬克·吐溫有一次去一個小城,臨行前別人告訴他,那裡的蚊子特別厲害。
到了之後,正當他在旅店登記房間時,一隻蚊子在馬克·吐溫眼前盤旋,這使得職員尷尬萬分。
馬克·吐溫卻滿不在乎地說:「貴地蚊子比傳說中的不知聰明多少倍,它竟會預先看好我的房間號碼,以便夜晚光顧、飽餐一頓。」
一句話逗得服務員不禁哈哈大笑。
這一夜馬克·吐溫睡得十分香甜。
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,他們也許貌不驚人、也許才不出眾,卻在無形中有著一股別樣的魅力,讓你想要與之接近、放下心防,與之傾訴心中的秘密?
君子如玉,讓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塊溫潤的美玉。
和這樣的人在一起,就像聽一曲舒緩的音樂、品一杯醇厚的熱茶、看一朵花靜靜的開放、讓時光如流水般恬淡素凈。
奧黛麗·赫本被譽為女神,不僅僅因其貌美,貌美的很多,並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記住,也不是因為學歷,比她學歷高的比比皆是。
但她用她的一生詮釋了「精神長相」這個詞,她在遺言里這樣說:
若要優美的嘴唇,就要講親切的話;
若要可愛的眼睛,就要看到別人的好處;
若要苗條的身材,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給飢餓的人;
若要美麗的秀髮,在於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;
若要優雅的姿態,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你一個。
這就是對「精神長相」最好的解讀。
一個人真正的資本,不是美貌,也不是金錢,更不是學問,而是自帶的,不會隨著歲月變遷而消失的「精神長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