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之後,我一分錢都不留給你:照顧父母十年,我還不如一個外人

百年之後,我一分錢都不留給你:照顧父母十年,我還不如一個外人

昨天,我在後台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留言,大致內容是這樣的。

作者你好,我是家中的長子,今年也差不多快45歲了。排在我下面的,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。

二弟前幾年剛娶妻生子,今年還丟了工作,所以家庭境況不太好,以至於每個月都得問父母要錢來補貼家用。

作為大哥,雖然我不想看到他這般「啃老」的模樣,但是一想到血緣親情的羈絆,我感覺還是算了,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。

而我那兩個妹妹,她們在好些年前就出嫁了。

三妹年輕的時候不懂事,愛上了一個靠賭博發家的人,所以婚後生活一直過得顛沛流離,甚至每日都在「心驚膽戰」中生活著。

所以,她每一次回來向父母哭訴的時候,都會順帶求父母給她一些「生活費用」。

而我那個四妹,今年才30出頭,我大她差不多十五歲,所以她總認為我為人古板,與她有隔閡,便總是不理睬我這個大哥。

不僅如此,在父母的眼中,四妹就是他們的心頭肉,無論是在逢年過節的日子中,還是在平時的生活裡,父母一旦有些餘錢,都會把一部分讓給四妹。

我曾經就問父母:「爸,媽,四妹都已經嫁人了,理應是她來孝順你了,為何你們還要把那麼多的錢給了她呢?」

父親和母親看也不看我,便冷冷地說道:「她沒有你那麼有錢,我們給一些錢給她,難道你還要跟她搶不成?」

看到父母的態度,望著他們的神情,其實我也不知道要跟他們說什麼。

但是,我只知道,現在父母養老的費用和日常護理勞務,都歸到我的身上,僅僅就因為我是長子嗎?

前段時間,父親住院了,母親不理不問,我為了他們而忙上忙下,甚至還差點把工作給丟了,可他們對我的態度是什麼?那就是這一切,都是你應該要做的。

也就是在醫院照顧父親的那段日子裡,其實我的妻子和孩子,他們都會抽空來醫院看看父親。

但是,由於我有個孩子今年才3歲,我的妻子又怎能完全把心思都放在老人身上呢?

就因為這件事,我的爸媽一直就跟我說,你娶回來這個女人,簡直就是掃把星,一進門就讓婆婆心神不寧,過了沒多久又讓老爺子住院。

這些話,頗有一些無理取鬧,蠻不講理的感覺,可是,我還是忍了下來,因為畢竟是父母,如果違背了他們的意願,只會被人說成是不孝。

但是,我知道,父母這麼說話,原因不在於我的妻子,而在於我自己。

在父母退休之後,我足足照顧他們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。

在這十年的時間裡,我的錢基本有一半都花在了他們身上,就連我的妻兒都覺得我冷落了他們。

但是,也就因為這樣,我的那些兄弟姐妹就跟父母說,我這是以小博大,想用小錢來換取父母全部的資產。

甚至有一次,父母還當著弟弟和妹妹的面跟我說:「百年之後,我們倆決定把錢留給你的弟弟和妹妹,你不會有意見吧?」

那時候,我真的無言以對,也感到寒心。因為我知道,照顧父母是應該的,但是,誰又允許自己的付出連一句親切的感謝都換不回來呢?

有些時候就很感慨,弟弟和妹妹從來都只會向父母要錢,逢年過節連菜錢都沒出過,可父母卻特別寵他們,而把我晾在了一邊。

因為在他們看來,我對父母的好,就是居心叵測,就是想要謀求父母的錢財,對此,我很不甘,也很不解。

看到這位讀者的經歷,其實我感到特別心涼。

為何一個滿心照顧父母的人,要被人嫌棄,而那些只會動嘴皮子的人,卻被人寵愛呢?

其實,當我們仔細觀看周邊的人與事之後,才發現這樣的人,這樣事,確實還挺多的。

很多時候,那個最為孝順的人,卻被人誣陷為「居心叵測」的人;那個什麼都不做的人,卻成了最為「孝順」的人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呢?

說實話,都是人過分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惹的禍。

想想看,就像讀者他家四兄妹,理應每個人都出一份力來照顧父母,而不是把責任都推到大哥身上。

也就因為大哥做得事多了,貢獻得多了,所以他的父母就認為這是他的本分,是他理所當然要做的,如此,他們便習以為常了。

等這種「習以為常」的心理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後,其實他們的人就變了。

就拿兄弟姐妹來說,他們怕最孝順的那個人得到過多的財產,所以總是在父母面前挑撥離間。

而回到父母的角度,他們剛開始可能不怎麼相信,可「三人成虎」啊,到最後,他們也就迷迷糊糊地陷入其中了。

如此,這個最為孝順的人不成為眾矢之的,又會有誰能成為眾矢之的呢?

在這裡,我想跟那位讀者說一句,其實你沒有錯,而且做得很好,只不過是你的親人看不到你的好而已。

人都是這樣子,你不付出的時候,別人就說你不孝,而當你付出之後,別人又說你另有目的。

就像這位讀者,他的父母退休後的十年裡,都是他出錢出力的。

可就是這麼孝順的人,卻被父母認為他是想「以小博大」,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。

很多時候,其實我就在想,為何這個社會總有那麼多家庭不幸的事發生?為何這個社會總是存在過分尖銳的家庭矛盾呢?

看到這個讀者,突然就明白了。

原來,就是因為有些人的付出被人漠視,有些人的「全心全意」被人當成河邊草。那麼,這個家怎能不發生矛盾呢?

對於父母來說,人到老年,本就經歷了那麼多事,看過那麼多人,為何非要為難那個最老實,付出最多的孩子呢?這樣子,真的公平嗎?

一家人,其實能相聚本就不容易,應該互相扶持,互相感恩才對,而不是你覬覦我,我懷疑你,如此,難道非要將「家庭劇」演成「宮鬥劇」嗎?

孝順,不應該被人視為理所當然,而應該要被人珍惜。

因為有了珍惜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相處得更好,而不是一味接受,一味索取,在需要時當成寶,而在不需要時當成草。

這一點,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