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:「一個人低得下頭,才能抬得起頭。」
深以為然。
一個人,如果不懂得「低頭」,總是喜歡硬碰硬,那麼,結果往往只能是兩敗俱傷。
真正厲害的人,是「識時務」的人。他們知道,什麼時候該進,什麼時候該退,來讓自己及時止損。
1、及時止損,不與垃圾人糾纏
生活中,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「垃圾人。」
他們怨天尤人,總是喜歡故意製造事端,引起衝突。
如果我們經不住他們的「挑釁」,與他們爭執起來,那麼,就會恰好掉入他們的陷阱之中。
有這樣一則故事。
老虎看到一條瘋狗,便趕緊躲開了。小老虎不解地問:爸爸,你看到獵豹、狼都不害怕,為何會害怕一條狗呢?
老虎問到:「孩子,打敗一條狗光榮嗎?」小老虎搖搖頭。「被一條狗咬一口倒霉嗎?」小老虎點點頭。
對我們來說,與人纏鬥,是一場心力的消耗;而對於垃圾人來說,與人纏鬥,卻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,所以到最後,吃虧的,只能是我們。
反之,如果起初我們能夠吃得了虧,忍得住一時衝動,那麼,我們也就是吃一點小虧,而不會陷入糾纏的漩渦中,讓自己得不償失。
生活中,我們最容易犯「對牛彈琴」的錯誤。
比如:遇到一個蠻橫不講理的人,損害了我們「微小的利益」,於是我們「據理力爭」,結果卻讓自己白白生了一肚子氣,甚至讓自己受到傷害。
遇到蠻橫不講理的人,捨小利,不與之「辯是非」,才是最明智的做法。
2、及時止損,放下錯的人
有的人,明明知道對方是「錯的人」,但還是不願意放手。
問其緣由,他便會回答到:我付出了那麼多,如果現在放手,那麼以前的付出,不就付諸東流了嗎?
這便是不夠明智了。
所謂「捨得」,有捨才有得。
既然對方是錯的人,那麼繼續維持這段「雞肋」般的關係,便是在不斷地白白耗費自己的時間、精力與金錢,這些與之前的付出,又孰重孰輕呢?
已經付出的無法挽回,那麼,當下唯一可以做的,就是及時止損,結束這段錯誤的關係,停止付出。
當一個人能夠果斷放棄錯的人,能夠捨得下「曾經的付出」,才能迎來嶄新的機會,去迎接真正對的人。
一個人成熟的標誌,就是學會了適時放手、放棄。
他們知道,此時的放手,不是消極地放棄,而是為了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、重新獲得的機會。
3、及時止損,學會轉彎
當初快畢業的時候,有同學問我:「你畢業了,打算找與科系相關的工作,還是找不相關的工作呢?」
我回答說:「找相關的吧,畢竟花了那麼多錢,如果不找相關,那錢不就白花了嗎?」
現在想來,當初的回答,其實是錯誤的。
為何呢?
如果找到的工作,是相關的,但是,這份工作,錢少、事多,又沒有發展前途,那麼,強迫自己做這份相關的工作,當初花的錢,是沒有浪費,但是卻會浪費自己今後的人生;
反之,如果一份工作,並不相關,但是卻有發展前途,那麼,浪費當初花的錢,又有什麼關係呢?
「拖垮一個人的,是沉沒成本。」
我們明明知道,「相關」的工作是錯誤的工作,是不適合自己的工作,但是,我們因為心疼「曾經的成本」,還是容易「一條道走到黑。」
我們明明知道,某一條路,是錯誤的,可是心疼自己曾經的付出,就是不捨得「轉彎」,換一條「新賽道」,這便是不明智了。
真正明智的人,是善於轉彎的人。
他們一旦發現當下的路是「歧路」,就會毫不猶豫地「轉彎」,而不會心疼「以前的成本」。
所以,他們總是能夠最快、最輕鬆地達到自己的目標。
逝者不可追,當下猶可把握。
既然過去的成本沒有辦法挽回,那麼,就好好把握當下,及時調整到正確的方向,如此,才是對「沉沒成本」最好的補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