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真正高級的活法是:存錢和獨處

一個人真正高級的活法是:存錢和獨處

楊絳先生曾經說:「年輕時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,老了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跟他人無關。」

從某種角度來說,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孤獨地過冬,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,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感同身受這件事。

所以追根究底,我們終其一生地努力,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滿意而已,至於別人怎麼想怎麼看,並沒有那麼重要。

人生沒有標準的活法,只有選擇的不同。

但對於一個真正成熟的人而言,最高級且最聰明的活法,一定是好好存錢和享受獨處,因為這兩點,關係到我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。

在滿足物質需求的情況下,擁有一個迷人的精神世界,才能感受到更多的溫暖與幸福。

一:好好存錢的人,內心更加充實,生活有更多的保障

無論在任何時候,錢都能給我們足夠的底氣,不管未來會發生什麼,你的抗風險能力,都能讓你覺得擁有足夠的安全感。

那些懂得好好存錢的人,無疑是明智且有遠見的。

有些人沒有存錢的概念,有多少就花多少,總覺得人生應該及時行樂,殊不知,從你不具備未雨綢繆這種觀念的那一刻起,就已經將自己的人生置於一種危險的境地。

還有一部分人存不下錢,是因為在不停地給自己的面子買單。

他們熱衷於消費升級,通過購買一些奢侈品、新興產品來提升自己的形象,他們希望可以用這些東西,讓別人羨慕自己,提高自己的檔次。

有一部紀錄片叫作《英國人消費的祕密》,裡面有一個部分,說到五個不同階級,不同經濟能力的英國人,她們分別是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,自己創業的女老闆,中產階級的女性,單身的千萬富翁和女男爵。

這五個人的經濟實力是由低到高的,然而讓人驚訝的是,其中對名牌的追求最為瘋狂的,居然是那個已經負債的單親媽媽。

因為這位單身媽媽,對自己的生活是完全失控的,她也沒有任何一點是可以充盈自己的,只能通過名牌來充實自己的人生。

而女男爵,她已經擁有了財富、地位、學識,所以她完全不需要名牌來表現她的實力。

像單親媽媽這樣的人是可悲的,因為他們的內心空虛又自卑,他們對於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,所有的認同感都要靠外在物品來得到。

而內心越充實的人,他們的物慾往往就越低,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自己強大的內心也不需要依靠別人的眼光才能得到認可。

存錢的人他們的精神世界已經足夠豐富,不需要這些虛榮的消費來填充空虛的心靈,他們可以把錢存下來,用到更有用的地方。

每個人都應該是去奴役金錢,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役。

存錢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習慣,更是一種思考方式。

存錢不是吝嗇,不是小氣,而是對自己生活的合理規劃和有效保障。

二:享受獨處,能離內在的自己更近,活得更清醒,更豐富

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便不可能脫離社會這個集體而獨自存在,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,一個人想安靜地獨處,是很難的一件事。

我們需要扮演那麼多的角色,需要維繫各種各樣的社交關係,再加上生活的壓力等,根本沒有時間獨處,也沒有精力好好地享受生活。

正因如此,獨處才顯得更加重要。

有人說,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,事實的確如此。

與其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無用社交上,不如享受獨處,好好地讀本書,聽聽音樂或者看一部電影。

而後你就會發現,你越是喜歡獨處,內在的世界就越是澄淨。

正如一本書裡說的一句話:「一個人最好的狀態,就是獨處的時候,安靜自在,不用周旋於別人的情緒,也不必刻意判斷他人的心思,自己陪同自己,迴歸一個真實的自己。」

深以為然。

那些能發自內心地享受獨處的人,才是真正的聰明人。他們活明白了,不再周旋於人際關係和他人的情緒,而是好好地陪著自己,迴歸本真和初心。

好好存錢,能讓你擁有抵抗未知風險的能力;享受獨處,能讓你離內在的自我更近,從而擁有一個迷人的精神世界。

當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時滿足的時候,你便是一個徹底活明白的聰明人,也是一個幸福的人。